您好,欢迎访问东方红集团(湖北)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中文版  |   English

详细内容

【油脂行业发展】见证我国制油设备选定型的光辉历程(王瑞元,肖安若 中国油脂科普 )

发布时间:2020-04-22

    

       我国制油设备选定型及标准化工作,从1979年2月西安会议确定目标及任务开始,至今已整整40年了。40年来,通过设备的选定型及引进消化吸收工作,狠抓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制,使我国油脂工艺及设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油脂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油脂工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面向生产实际,在油脂浸出及精炼成套设备更加完善,浸出和精炼成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得到加强,经济指标越来越好,食用植物油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制油设备选定型标准化工作,为赶上国际先进 水平奠定了基础。在原商业部有关行政主管局的组织领导下,在各级粮食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举全国油脂界和油脂科技精英之力,在各试验点的支持配合下,历时8年,先后完成了湖北武穴油厂100t/d 油菜籽(棉籽)预处理、压榨生产线和日处理50t/d预榨饼浸出生产线,完成了上海油脂二厂50t/d毛油的全精炼生产线技术鉴定工作。为1988年开始的油脂设备“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1 制油设备选定型工作回顾

       1.1  选点、定点及颁布《规程》(试行)、《规范》(试行)

       1979年11月,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王瑞元、李奕生和商科院谢锡怡等领导、专家们先后实地考察了上海、武汉、武穴等地后,根据当地油料资源及油厂现状,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后,最终确定由上海油脂二厂建立一条50t/d毛油全精炼成产线,作为精炼设备选定型试验点。由商业部无锡粮食科研设计所承担设计、制造、安装、试验任务。另外,由湖北武穴油厂建立100 t/d油菜籽(棉籽)预处理、榨油生产线和日处理50t/d菜籽饼(棉籽饼)浸出生产线。其中,50t/d大豆一次浸出部分设备由武汉油厂负责试验。设计部分由原商业部武汉、西安、郑州、无锡等粮油科研所以及吉林省粮科所承担,由长春、安陆、绵阳、咸阳、郑州、河南武陟、湖北武穴等粮机厂承担制造安装任务。同年,商业部粮油工业局起草颁布了经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行政人员、企业技术人员深入研讨定稿的《榨油工厂操作规 程》(试行)、《油脂浸出工厂(车间)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试行)、《油脂浸出工厂(车间)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试行)和《油脂浸出工厂(车间)建筑、安装、生产安全防火规范》(试行),对油厂建筑、机械 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防雷、生产管理、安全操作等确定了具体要求,同时,又对油厂的清理设备,剥壳、分离设备,破碎、轧坯设备,软化、蒸炒设备,压榨设备和油脂浸出成套设备,精炼成套设备共56种175台的空载试验、满载试验及工艺性能测定,制定了单机及整机试验方法,使选定型工作有章可循, 设备趋于先进,工艺进一步完善,生产试验考核有了依据。

       1.2 武穴油厂试验点的任务及组织准备工作情况

       按规定,湖北武穴油厂试验点承担了对FYL 50圆打筛、XZ -立式圆锥减速器、DTL链条式提升机、ZX18螺旋榨油机、YPD - B 60 x 60对辊轧坯机、GSS 12水平刮板输送机、GSC 12刮板输送机、GSL 12刮板输送机、JZ320平转浸出器、ZHL高料层蒸脱机、QTJ双层碟式汽提塔、ZFG长管蒸发器、SGF分水器、尾气回收装置及液压紧板压滤机等14种24台制油设备的生产试验任务⑵。为了使试验设备顺利连续运行,以适应试验成套设备整体运转要求, 武穴油厂需对原有厂房、车间摆布、工艺及设备等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并新建预处理、榨油及浸出、炼油等车间。根据以上原则,1980年1月在湖北省粮食局的领导组织下,成立了以粮食局工业处副处长潘孟斌任组长,黄冈地区粮食局副局长谭春潮任副组长的武穴油厂试验点领导小组。并组织了湖北省粮食局工业处副处长喻植雄任组长、武汉油厂工程师陈建德、武穴油厂副厂长陶树德任副组长的工艺技术设计班子。同年4月,由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设计院组织各粮科院(所)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审定 了初步设计方案,同意武穴油厂坚持边改造、边生产、边培训技术力量的建设方案,赞同王瑞元副局长推荐调任吉林省公主岭植物油厂曾主持设计,组织制造、安装、生产的日处理40t/d大豆浸出生产线和日处理60t/d葵花籽油剥壳分离榨油工艺设备生产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肖安若来湖北武穴油厂工作,并于同年10月初抵达武穴油厂,负责组织实施油厂改造,自制设备制造、试验设备安装试验任务。1981年1月,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部设计院王瑞元、李奕生、谢锡怡、郑成烈等领导和专家,在武汉主持召开了《制油定型设备试验点有关工作会议》,检查了工程发展情况,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成立了以肖安若任组长、各设计及制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任 副组长的设备安装技术领导小组。1981年8月又 在北京由王瑞元副局长主持召开了《图样审定和工 作安排会议》,对扩初设计图样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以这次会议纪要,由湖北省粮食局发文(81)粮共生字143号(3)下达全国有关省、市单位落实了具体任务。1981年8月28日一9月2日工艺设计组又对需进一步修改的93台自制设备的图纸和工艺图纸向试验点安装技术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同年11月开始组织对部分进厂的试验设备进行验收及安装工作。

       1.3 各主要试验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进程

       1.3.1  ZX18螺旋榨油机

       由原商业部安陆粮机厂设计、制造。于1981年 11月运抵现场,次年4月25日由戴行华、张荣海、 谭耀林等工程师指导了安装,6月5日对ZX18型榨 油机进行了空载试验,一切正常后投入了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1.3.2  JZ320平转浸出器

       由原商业部无锡粮食科研所设计,商业部安陆粮食机厂制造。于1981年11月运输到武穴油厂浸 出车间,由戴行华、张荣海、林四环等工程师组织20余名安装技术人员,在陈庆玲工程师指导下,进行了 为期一个多月的整机组装、现场制作和安装工作。在整机的组装、制作和安装工作中,大家不畏劳苦, 以坚韧的毅力自始至终坚守在安装现场,不怕严寒,深入浸出器内部,直接指挥焊接拼装。同年12月17日由试验点领导组组长潘孟斌同志和领导小组 副组长谭春潮同志组织了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浸出设备已完工的部分进行了中间验收工作。1982年5 月6日在湖北省粮食局工业处的组织下,由商业部安陆粮食机械厂和湖北武穴油厂达成了收、交货协议。

        1.3.3  ZHL130X1高料层蒸脱机和ZFG长管蒸发器

       由原商业部西安油脂科研所设计,由陕西省咸 阳粮食机械厂制造的高料层蒸脱机和长管蒸发器, 于1982年1月9日由陕西省咸阳市汽运到武穴油厂,并及时组织了安装。咸阳粮机厂于4月25日派 周丁等4名工程技术人员检查指导了安装。其后,商业部西安油脂科研所肖国椿工程师检查了安装质量,提出了修改意见,得到了有效整改,为试验做好了准备。

       1.3.4 FYL50圆打筛

       由河南省武陟粮机厂设计、制造的圆打筛,于1982年4月6日由河南省武陟县汽运到武穴预处 理车间,并及时组织了安装。武陟粮机厂马希峰厂长指导了设备的安装,并于同年10月参加了棉籽调试、整改及性能测定工作,原商业部武汉粮科所许道英、周琼芳等工程师参加了整改与测试工作。

       1.3.5  DTL链条式提升机、GSS 12水平刮板输送机、GSC12刮板输送机和GSL12刮板输送机

       由原商业部郑州粮科所设计,商业部郑州粮机厂制造的链条式提升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于1982年5月13日,由郑州粮机厂运送到武穴油厂安装现场。该厂刘河海副厂长、许永林工程技术人员等8名同志组成了安装组,在武穴油厂工人的配合下,在商业部郑州粮科所管锦桃工程师指导下进行了安装及调试工作。

       1.3.6 ZHT脱溶烤粕机(于1984年调入武汉油厂试验)、QTJ双层碟式汽提塔(在公主岭植物油厂单 段层碟式汽提塔基础上改进设计的)、SGF分水器 和尾气回收装置

       以上设备分别由吉林省粮科所、吉林省粮食局工业处,吉林省财贸学院叶道德、马庆霄、张玉畴、吴 玉林等工程师设计,由吉林省长春市粮食机械厂制造,于1982年5月完成制造,由长春分装5辆货运 汽车,历时数日,途径2500公里于5月11日到达武穴油厂。5月25日长春粮机厂石庭章副厂长带领8名技术工人组成了安装队伍,在武穴市油厂工人的配合下,较顺利地完成了安装任务,并于1983 年1月投入了调试测定阶段。

       1.3.7  YPD-A对辊轧坯机、YPD - B对辊轧坯机 和PJB辊式破碎机

       以上设备分别由原商业部武汉粮油研究所和商业部西安油脂科研所设计,由商业部长治粮机厂制 造。1982年9月运送到武穴油厂,并及时进行了安装和生产试验。1984年又将YPD - A对辊轧坯机、 PJS辊式破碎机等设备运往武汉油厂进行大豆生产试验。

        1.3.8  液压紧板压滤机

       由原商业部绵阳粮机厂设计、制造的液压紧板压滤机,于1984年6月运抵武穴油厂炼油车间,同 年10月该厂尹淑明工程师带领了几名工程技术人员到武穴油厂指导了安装调试和测定工作。至此, 武穴油厂试验点的14种24台制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以及单机和部分项目的试验、试生产和技术测定工作⑵完成。

        2 部分制油选定型设备生产试验情况

       1982年1月中旬,原商业部王瑞元、李奕生、谢锡怡、谢阶平等领导和专家,再次来到武穴油厂检查 工程进展情况,肯定了前段工作进程和施工质量,提出了“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争速度、抢时间,大干快上,赶上新油菜籽压榨制油投产试验的任务”" 针对武穴油厂大多数都是刚招进厂不久的新工人, 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的弱点,试验点设备安装技术组 组织了部分新工人,到江苏省常熟徐市油厂进行了实习培训。培训后的新工人都担起了设备安装及生 产试验的重任。1982年6月湖北省、地、县粮食局 领导多次来到现场检查工作,抽调技术骨干参加,从而保证了设备安装进度和质量,终于正式进行了新油菜籽投产试验工作。1982年11月,商业部王瑞元、李奕生、谢锡怡等领导同志再次来到武穴,主持召开了“试验工作座谈会”,详细观察了试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情况,对平转型浸出器、高料层蒸烘机, 以及输送设备进行物料试验。并对安装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成立生产试验领导小组,并布署了生产试验和技术测定工作。

       2.1 生产试验领导小组

       组长:潘孟斌。

       副组长:李奕生、郑成烈、肖安若、徐兴文、游炳华。

       成员:张福林、喻植雄、张荣海、陈庆玲、马庆霄、王本亮、管锦桃、殷镝、居志成、郭茂汉。

       2.1.1 预处理预榨车间试验组

       组长:陶树德。

       副组长:张荣海、胡新标、王本亮。

       成员:戴行华、张桂英、刘建椿、曾煜、吴绪翔、曾 建红、郑美应。

       2.1.2 浸出车间试验组

       组长:肖安若。

       副组长:陈庆玲、喻植雄、马庆霄。

       成员:叶道德、张玉畴、管锦桃、张春晓、陈锡健、 周斌、姜洪宽、解治安。

       2.1.3 检验组

       组长:冯锦铃。

       副组长:刘文华。

       成员:计泽颖、荣桂清、吕英、李亚清、李瑞清、查 金兰、吉玉梅、张正刚、居晓明。

       2.1.4资料组

       组长:石磊。

       成员:查淑华、陈惠英。

       1983年1月8日一22日,在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商科院领导和专家的组织安排下,对部分选定 型制油设备进行棉籽预榨浸出调试测定工作,针对浸出车间设备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经专家们汇审,提出了改进意见。1984年3月25日一4月25日进行了第二次棉籽预榨浸出生产试验工作。同年8-9月又对浸出设备进行了油菜籽预榨浸出性能测定,针对浸出器在运转过程中,存在浸出器假底纹铰链套部位容易“积料”,造成故障等问题,生产试验领导小组邀请商业部无锡粮食科研所陈庆玲,部安陆粮机厂张荣海,部武汉粮科所张福林、许道英,武汉粮食工业学院胡健华和湖北省粮食工业处喻植雄等工程师们,分析讨论了 JP320浸出器故障原因及修改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意见。1984年10月8 日一9日,由陈庆玲、张荣海、喻植雄、肖安若等工程 技术人员一同到北京汇报了修改设计方案的具体实 施意见,经商业部王瑞元、李奕生、谢锡怡、谢阶平、郑成烈等领导和专家讨论,对JP320浸出器修改方案取得一致意见,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提出了要求。会后,陈庆玲工程师抓紧落实,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工作,于10月25日提交了修改方案的制造图纸。商业部安陆粮机厂张荣海工程师组织了技术人员,于11月底完成了制作改制任务。12月21日经试验技术组验收,于1984年12月23日投料生产至设备技术鉴定。改制的设备生产状况良好,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 部分制油选定型设备的鉴定

       对部分制油选定型设备及工艺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生产考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各 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王瑞元局长于1985年3月30日一4月4日在武穴主持召开了对武穴油厂部分制油选定型设备为时6天的技术鉴定会。这次鉴定会有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局,有关科研设计(院)所,大学院校,粮油机械厂和油厂共计40个单位,78名代表参加了鉴定工作⑶。会议组织成立了鉴定会领导小组,下设资料审查组、技术测定组。会议期间,大家观察了武穴油厂的实际生产情况,认真进行了工艺性能测定,仔细审查了技术资料。根据测定的结果及生产实验报告,大家实事求是地对在武穴油厂进行生产试验和考核的设备运转情况表示满意。并逐台进行了设备鉴定工作。

       3.1 全国油脂部分选定型鉴定会领导小组

       组长:胡健华。

       副组长:谢锡怡、李奕生、倪培德。

       成员:王瑞元、陈庆玲、肖国椿、胡新标、蔡文祥、张玉畴、虞煜铭、褚绪轩、付延贵、吴明志、喻植雄、何兴发、肖安若、朱大沛。

       3.1.1资料审查组

       组长:倪培德。

       副组长:蔡文祥。

       成员:尹淑明、陈庆玲、肖国椿、高洪庆、刘喜庆、周琼芳、虞煜铭、张荣海、谭耀林、梁梅、乔凤霞、朗兴 华、褚绪轩、杨锁康、高维生、张崇勇、付延贵、藤自 松、吴明志、邹燮安、张光作、吴少华、张建业、肖安若、吴玉龙。

       3.1.2技术测定组

       组长:朱大沛。

       副组长:胡新标。

       成员:徐永安、胡健华、张玉畴、刘学沛、费叔明、 张福林、张祥林、钟显宇、朱吉训、黄敏华、郭达、仲爱 华、李卫光、苏瑞民、代向阳、项开强、汪义勇、吴文 藻、潘孟斌、喻植雄、倪兰荪、肖光胜、马希峰、赵开林、徐长文、何谷、吴少华、岳春荣、何兴发、陶树德、 计泽颖。

       通过6天认真考核测试生产运转情况,及有关技术资料审查评议鉴定,以及对武穴油厂的厂容厂 貌参观,大家一致认为油脂选定型设备、工艺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我国中小型油厂中达到了油脂工 业当前先进水平。武穴油厂试验点的工作从1979年11月开始,至1985年4月完成技术鉴定,以及 1986年7月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王瑞元局长在武 穴主持召开的全国粮油工业处长会议(武穴现场会议)止,历时近7年的试验点工作圆满结束。随后,由无锡粮科所陶钧等工程师设计的碟式离心机及日处理50t/d毛油全精炼生产线的选定型工作,于1987年7月在上海油脂二厂完成了技术鉴定,前后历时8年的油脂选定型设备及标准化工作,标志着这一举全国油脂界和油脂科技精英之力,史无前例的重大工程项目宣告胜利结束。

       4 改革开放40年油脂工业突飞猛进

       4.1 难忘的记忆

       油脂设备的选型、定型、标准化工作,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开始的。淘汰落后的设备,选出按 标准化系列重新设计的油脂专业机械设备,进行选定型、标准化工作,是由原商业部科技局、粮油工业局、部商科院三单位组成的这项工程的领导小组组 织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为搞好这项工作,王瑞元、李奕生、谢锡怡等领导和专家们,先后十次来到湖北武 穴油厂,亲临组织调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局,有关科研设计(院)所、院校、粮油机械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项目。从北京标准化讨论,到上海、武汉、武穴等地实地考察、选点,布置安排检查落实设计、制造、安装、调试、 试生产、测定鉴定工作。我们见证了这一历史,风雨 路程,一路艰辛汗水,依然斗志昂扬,只争朝夕,开拓进取。陈庆玲、张荣海、潘孟斌、喻植雄等同志,在试验期间,不管寒冬和炎夏,同工人一道,一直坚守在武穴油厂车间现场指导工作。肖国椿、刘学沛、马庆霄、叶道德、张玉畴、胡新标、张福林、陶钧等同志为选定型设备的设计、试制,历经艰辛。制油选定型设备从试验点到全国推广应用,从引进消化吸收到不断地自主创新。改革开放40年,光辉岁月弹指间。今天,我国国产制油设备,无论是油脂机械单机的技 术水平和单机最大处理量,还是成套设备的生产能 力,机械化程度都得到很大提高。我国现有规模以上的油脂加工企业多达1600多家,这些企业的设备结构,机械性能,工作原理,绝大多数都离不开当初选定型设备的技术鉴定的初始。原有的国有粮油机械厂,致使今天现已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大多是在选定型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我国的油脂机械装备已经完全有能力为我国油脂加工行业提供技术含量高、生产能力大、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单机产品和成套设备,并能大量出口到国外,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4.2 追忆已故的功臣

       40多年来,我国油脂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油脂设备制造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油脂科技工作人员胸怀报国富民之志无私奉献、以心血和汗水,书写了我国油脂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在此,我们向全国广大油脂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已故的制油选定型设备的功臣们默哀!追忆他们无私奉献,清平洁白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不畏劳苦,不计名利,与广大工人师傅结合在一起,携手并肩,励精图治,开创辉煌。经我们不完全的,初步统计,如下同志已离开了我们:商业部粮油工业局李奕生,商业部商科院谢锡怡、郑成烈,商业部武汉粮科院胡新标,武汉轻工大学胡健华,吉林省财贸学院张玉畴,湖北省粮食局工业处潘孟斌,商业部安陆粮机厂张荣海,河南省武陟粮机厂马希峰,湖北省广济县粮食局张雨贵、游秉华、舒元友、居志成,武穴油厂郭茂汉、吕美容、查金兰等同志。今天,我们缅怀追忆他们,发扬他们不为名利、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和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增强开拓创新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积极工作,奋发有为,多做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国油脂科技和油 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腾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油脂》2019年第44卷第3期同名文章《见证我国制油设备选定型的光辉历程》 作者:王瑞元,肖安若。

资讯